推广 热搜: 教育  家庭  学习  教育资讯  幼教  家庭教育  初中  高中  小学  家庭教育帮 

小学习数学21个难题、易错点解析

   日期:2024-10-28     来源:www.huipiqi.com    浏览:655    
文章简介:【含义】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需要的数目。【数目关系】总量÷份数=单一量单一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目或 总量A÷(总量B÷份数B)=份数A【解题思路】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需要的数...

【含义】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需要的数目。

【数目关系】

总量÷份数=单一量

单一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目

或 总量A÷(总量B÷份数B)=份数A

【解题思路】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需要的数目。

【例】买5支铅笔需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钱?

解:先求出一支铅笔多少钱——0.6÷5=0.12(元)

再求买16支铅笔需要多少钱——0.12×16=1.92(元)

综划算式:0.6÷5×16=0.12×16=1.92(元)


题型2、归总问题

【含义】解题时先找出“总数目”,再依据已知条件解决问题的题型。所谓“总数目”可以指货物总价、几天的工作量、几亩地的总产量、几小时的总路程等。

【数目关系】 

1份数目×份数=总量

总量÷一份数目=份数

【解题思路】先求出总数目,再解决问题。

【例】服饰厂原来做一套衣服用布3.2米,改进剪裁办法后,每套衣服用布2.8米。问原来做791套衣服的布,目前可以做多少套衣服?

解:先求这批布总共多少米——3.2×791=2531.2(米)

再求目前可以做多少套——2531.2÷2.8=904(套)

综划算式:3.2×791÷2.8=904(套)


题型3、和差问题

【含义】已知两个数目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目各是多少。

【数目关系】

大数=(和+差)÷2

小数=(和-差)÷2

【解题思路】简单题目直接套用上述公式,复杂题目变通后再套用公式。

【例】甲乙两班共有学生98人,甲班比乙班多6人,求两班各有多少人?

解:直接套用公式——

甲班人数=(98+6)÷2=52(人)

乙班人数=(98-6)÷2=46(人)


题型4、和倍问题

【含义】已知两个数的和及“大数是小数的几倍(或小数是大数的几分之几)”,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

【数目关系】 

总和÷(倍数+1)=较小数

总和-较小数=较大数

或 较小数×倍数=较大数

【解题思路】简单题目直接套用上述公式,复杂题目变通后再套用公式。

【例】果园里有杏树和桃树共248棵,桃树是杏树的3倍,求杏树和桃树各有多少棵?

解:先求杏树有多少棵——248÷(3+1)=62(棵)

再求桃树有多少棵——62×3=186(棵)


题型5、差倍问题

【含义】已知两个数的差及“大数是小数的几倍(或小数是大数的几分之几)”,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

【数目关系】

两个数的差÷(倍数-1)=较小数

较小数×倍数=较大数

【解题思路】简单题目直接套用上述公式,复杂题目变通后再套用公式。

【例】果园里桃树的棵数是杏树的3倍,而且桃树比杏树度124棵,求杏树和桃树各有多少棵?

解:先求杏树有多少棵——124÷(3-1)=62(棵)

再求桃树有多少棵——62×3=186(棵)


题型6、倍比问题

【含义】有两个已知的相同种类量,其中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若干倍,解题时先求出倍数,再用倍比办法算出需要的数。

【数目关系】 

总量A÷数目A=倍数

数目B×倍数=总量B

【解题思路】先求出倍数,再借助倍比关系求解。

【例】100千克油菜籽可以榨油40千克,目前有油菜籽3700千克,可以榨油多少?

解:先求倍数,3700千克是100千克的多少倍——3700÷100=37(倍)

再求可以榨油多少千克——40×37=1480(千克)

综划算式:40×(3700÷100)=1480(千克)


题型7、相遇问题

【含义】两个运动的物体同时由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在途中相遇的问题。

【数目关系】

相遇时间=总路程÷(甲速+乙速)

总路程=(甲速+乙速)×相遇时间

【解题思路】简单题目直接套用上述公式,复杂题目变通后再套用公式。

【例】南京到上海的水路长392千米,同时从两港各开出一艘轮船相对而行,从南京开出的船每小时行28千米,从上海开出的船每小时行21千米,问经过几小时两船相遇?

解:直接套用公式392÷(28+21)=8(小时)


题型8、追及问题

【含义】两个运动物体在不同地址同时出发(或者 在同一地址不同时出发,或者在不同地址不同时出发)作相向运动。在后面的行进速度快,在前面的行进速度慢,在肯定时间内,后者追上了前者的问题。

【数目关系】 

追准时间=追及路程÷(迅速-慢速)

追及路程=(迅速-慢速)×追准时间

【解题思路】简单题目直接套用上述公式,复杂题目变通后再套用公式。

【例】好马天天走120千米,劣马天天走75千米,劣马先走12天,好马几天能追上劣马?

解:先求劣马先走了多少千米——75×12=900(千米)

再求好马几天能追上——900÷(120-75)=20(天)

综划算式:75×12÷(120-75)=900÷45=20(天)


题型9、植树问题

【含义】按相等的距离,在距离、棵距、棵数这三个量之间,已知其中两个量,求第三个量的问题。

【数目关系】 

线性植树  棵数=距离÷棵距+1

环形植树 棵数=距离÷棵距

方形植树 棵数=距离÷棵距-4

三角形植树 棵数=距离÷棵距-3

面积植树 棵数=面积÷(棵距×行距)

【解题思路】先弄清是哪种植树问题,再套用公式。

【例】一条河堤136米,每隔2米栽一棵柳树,头尾都栽,一共要栽多少棵柳树?

解:直接套用“线性植树”公式——

136÷2+1=68+1=69(棵)


题型10、年龄问题

【含义】已知一个人的年龄,依据已知条件求另一个人的年龄。

【数目关系】两人年龄差不变。

【解题思路】抓住“年龄差不变”的特征,转化为和差倍比问题求解。

【例】父亲今年37岁,亮亮今年7岁,几年后父亲年龄是亮亮的4倍?

解:抓特征,先求年龄差——37-7=30(岁)

转化为和差倍比问题——30÷(4-1)-7=3(年)

综划算式:(37-7)÷(4-1)-7=3(年)


题型十1、行船问题

【含义】关于船速、水速、逆水、顺水的航行问题。船速即船只在静水中航行的速度,水速指水流速度,船只顺水航行是船速与水速之和,船只逆水航行是船速与水速只差。

【数目关系】 

(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船速

(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水速

顺水速度=船速×2-逆水速度=逆水速度+水速×2

逆水速度=船速×2-顺水速度=顺水速度-水速×2

【解题思路】直接套用公式即可。

【例】一只船顺水行320千米需用8小时,水流速度为每小时15千米,这只船逆水航行这段路程需用几小时?

解:直接套用公式——船速为320÷8-15=25(千米/小时)

船在逆水中的速度为25-15=10(千米/小时)

船逆水航行这段路程的时间为320÷10=32(小时)


题型十2、火车过桥问题

【含义】这是与列车行驶有关的问题,解答时注意列车车身的长度。

【数目关系】 火车过桥:过桥时间=(车长+桥长)÷行车速度

【解题思路】借助数目关系及其变式求解。

【例】一座大桥长2400米,一列火车以每分钟900米的速度通过大桥,从车头开上桥到车尾离开桥共需要3分钟。这列火车长多少米?

解:火车3分钟所行的路程,就是桥长与火车车身长度的和。

先求火车三分钟行多少米——900×3=2700(米)

再求火车长度——2700-2400=300(米)

综划算式:900×3-2400=300(米)


题型十3、时钟问题

【含义】研究钟面上时针与分针的关系问题,如两针重合、两针垂直、两针成一线、两针呈夹角等。

【数目关系】

分针的速度是时针的12倍。

二者的速度差为11/12。

【解题思路】变通为“追及问题”或者“差倍问题”求解。

【例】从时针指向4点开始,再经过多少分钟时针正好与分针重合。

解:依据数目关系,每分钟分针比时针多走(1-1/12)=11/12格。4点整时,时针在前,分针在后,两针相距20格。所以分针追上时针的时间为

20÷(1-1/12)≈22分


题型十4、盈亏问题

【含义】依据肯定的人数,分配肯定的物品,在两次分配中,一次有余(盈),一次不足(亏),或者两次都有余,或者两次都不足的问题。

【数目关系】

一盈一亏,则有:

参加分配总人数=(盈+亏)÷分配差

两次都盈或两次都亏,则有:

参加分配总人数=(大盈-小盈)÷分配差

参加分配总人数=(大亏-小亏)÷分配差

【解题思路】分清是哪种盈亏问题,直接套用公式。

【例】给婴幼儿园小朋友分苹果,若每个人分3个就余11个;若每个人分4个就少1个。问有多少个小朋友?有多少个苹果?

解:一盈一亏问题,直接套用公式——

先求有小朋友多少人:(11+1)÷(4-3)=12(人)

有多少个苹果:3×12+11=47(个)


题型十5、工程问题

【含义】研究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

【数目关系】

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

工作时间=工作量÷(甲的工作效率+乙的工作效率)

【解题思路】解答问题的重点是把工作总量看做“1”,再套用公式。

【例】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需要10天完成,乙队单独做需要15天完成,目前两队合作,需要几天完成?

解:把此项工程看作单位“1”,那样甲天天完成1/10,乙天天完成1/15,两队合作天天完成(1/10+1/15),由此可列出算式 1÷(1/10+1/15)=1÷1/6=6(天)


题型十6、牛吃草问题

【含义】这个问题是大科学家牛顿提出的,这种问题的特征在于要考虑草边吃边长的原因。

【数目关系】草总量=原有草量+草天天成长量×天数

【解题思路】重点是求草天天的成长量。

【例】一块草地,10头牛20天可以把草吃完,15头牛10天可以把草吃完。问多少头牛5天可以把草吃完?

解:设每头牛天天吃草量为1,依据公式分5步解答:

求草天天的成长量:50÷(20-10)=5

求草原有草量=10天内总草量-10天内成长量

=1×15×10-5×10=100

求5天内草总量=原有草量+5天内成长量=100+5×5=125

求多少头牛5天吃完草:125÷(5×1)=25(头)


题型十7、鸡兔同笼问题

【含义】这是古典的 算术问题,第一类是已知鸡兔共有多少只和多少只脚,求鸡兔各有多少只的问题;另一类是已知鸡兔总数和鸡脚与兔脚之差,求鸡兔各有多少只的问题。

【数目关系】 

第一类问题:假设全都是鸡,则有

兔数=(实质脚数-2×鸡兔总数)÷(4-2)

假设全都是兔,则有

鸡数=(4×鸡兔总数-实质脚数)÷(4-2)

第二类问题:

假设全都是鸡,则有

兔数=(2×鸡兔总数-鸡与兔脚之差)÷(4+2)

假设全都是兔,则有

鸡数=(4×鸡兔总数+鸡与兔脚之差)÷(4+2)

【解题思路】分清是哪一类鸡兔同笼问题,然后套用公式即可。

【例】鸡兔同笼,共有35只头,94只脚,问鸡兔分别多少只?

解:假设笼子里全是兔子,则依据公式

鸡数=(4×35-94)÷(4-2)=23(只)

兔数=94-23=12(只)


题型十8、产品收益问题

【含义】关于本钱、收益、利率、亏损、亏损率等方面的问题。

【数目关系】 

收益=价格-进价

利率-(价格-进价)÷进价×100%

价格=进价×(1+利率)

亏损=拿货价-价格

亏损率=(拿货价-价格)÷拿货价×100%

【解题思路】借助公式及其变式即可解答。

【例】某商量的平均价格在1月份上调了10%,到2月份又下调了10%,这种产品从原价到2月份的价格变动状况怎么样?

解:设这种产品原价为“1”,则1月份价格为(1+10%),2月份价格为(1+10%)×(1-10%),所以2月份价格比原价降低了 1-(1+10%)×(1-10%)=1%


题型十9、存款利率问题

【含义】关于本金、利率、存期三个原因的问题。

【数目关系】

年(月)利率=利息÷本金÷存款年(月)数×100%

利息=本金×存款年(月)数×年(月)利率

本利和=本金+利息=本金×(1+年(月)利率×存款年(月)利率)

【解题思路】直接套用公式即可。

【例】大强存入银行1200元,月利率0.8%,到期后连本带利共取出1488元,求存款期多长?

解:先求总利息是(1488-1200)元,

再求总利率为(1488-1200)÷1200

则存款月数为(1488-1200)÷1200÷0.8%=30(月)


题型二10、溶液浓度问题

【含义】关于溶剂(水或其他液体)、溶质、溶液、浓度几个量之间关系的问题。

【数目关系】

溶液=溶剂+溶质

浓度=溶质÷溶液×100%

【解题思路】借助公式及其变式,进行剖析计算,即可解题。

【例】现有16%的糖水50克,要把它稀释成10%的糖水,需加水多少克?

解:直接依据公式 50×16%÷10%-50=30(克)


题型二十1、列方程问题

【含义】把题目中的未知数用字母X代替,列出等量关系式,解出X的问题。

【数目关系】方程等号左右两边是等量关系。

【解题思路】可以概括为“审、设、列、解、验、答”六字法。

审:认真审题,找出已知条件和待求问题。

设:将未知数设为X。

列:依据已知条件,列出方程。

解:求解所列方程。

验:检验方程的等量关系及求解过程是不是正确。

答:写答语,回答卷目所问。

【例】甲乙两班共90人,甲班比乙班人数的2倍少30人,求两班各有多少人?

解:设乙班有X人,则甲班有(90-X)人,

依据等量关系可以列如下方程

90-X=2X-30

解方程得X=40,从而得90-40=50

答:甲班50人,乙班40人。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