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教育  家庭  学习  教育资讯  幼教  家庭教育  初中  高中  小学  家庭教育帮 

2019-2020学年化学实验训练-02-性质与制备实验

   日期:2024-09-04     来源:www.datazhan.com    浏览:397    
文章简介:性质与制备实验 1.  右图的装置中,干燥烧瓶中盛有某种气体,烧杯和滴管内盛放某种溶液。挤压胶管的胶头,下列与试验事实不相符的是( ) A. CO2无色喷泉 B. NH3红色喷泉 C. H2S黑色喷泉 D. HCl白色喷泉 2.  已知气体...

性质与制备实验

1.  右图的装置中,干燥烧瓶中盛有某种气体,烧杯和滴管内盛放某种溶液。挤压胶管的胶头,下列与试验事实不相符的是( )

A. CO2无色喷泉 B. NH3红色喷泉

C. H2S黑色喷泉 D. HCl白色喷泉

2.  已知气体的摩尔水平越小,扩散速度越快。右图所示为气体扩散速度的试验,两种气体扩散相遇时形成   白色烟环。下列关于物质甲、乙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硫酸

 

B. 甲是浓盐酸,乙是浓氨水

 

C. 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盐酸

 

D. 甲是浓硝酸,乙是浓氨水

 

3. 

如图,借助培养皿探究氨气的性质。实验时向 NaOH 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立即用另一表面皿扣在上面。下表中对实验现象所做的讲解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现象

讲解

A

浓盐酸附近产生白烟

NH3 与浓盐酸反应产生了 NH4Cl 固体

B

浓硫酸附近没有明显现象

NH3 与浓硫酸不发生反应

C

氯化物溶液变浑浊

该溶液肯定是 AlCl3 溶液

D

干燥红石蕊试纸不变色,湿润红石蕊试纸变蓝

氨气有碱性

4. “封管实验”具备简洁、绿色等优点。关于下列“封管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热时,①②溶液均变红,冷却后又都变为无色

 

B. ④中浸泡在热水里的容器内的气体颜色变深

 

C. 四个“封管”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可逆反应

 

D. ③受热时上部汇集的仍然是氯化铵固体,说明氯化铵的热稳定性较好


5. 图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是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其中不适当的是( )

 

A. 上下移动 a 中铜丝可控制反应进行的程度

 

B. 若 b 中盛放石蕊溶液,可察看到溶液褪色

 

C. 为预防环境污染,可在 c 中盛放 NaOH 溶液

D. 为确认反应后有 CuSO4 生成,将 a 中溶液倒入盛有少量水的试管中,察看溶液颜色

6. 如图装置,将溶液 A 逐滴加入固体 B 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 A 为浓硫酸,B 为铜,C 中盛石蕊试液,则 C 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B. 若 A 为醋酸,B 为贝壳,C 中盛 CaCl2 溶液,则 C 中溶液变浑浊

C. 若 A 为浓硝酸,B 为铝,C 中盛 KI-淀粉溶液,则 C 中溶液变蓝

D. 若 A 为水,B 为 CaC2 固体,C 中盛溴水,则 C 中溶液褪色

7. 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足量时间后,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现象不同的是( )

 

8. 下图所示的是验证二氧化硫性质的微型实验,a、b、c、d 是浸有有关溶液的棉球。将硫酸滴入装有亚硫酸钠固体的培养皿。

 

 

 

 

 

关于此实验的“现象”、“讲解或结论”与对应关系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现象

讲解或结论

A

a 处黄色褪去

非金属性:Br>S

B

b 处变为红色

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

C

c 处变为蓝色

二氧化硫具备肯定的氧化性

D

d 处红色先褪去后恢复

二氧化硫具备漂白性且漂白性不稳定


9. 实验室装置是为达到实验目的使用的。下列实验装置与实验目的相匹配的是( )

 

 

 

 

 

 

 

 

A. 制 取 干 燥 纯 净 的

 

NH3

B. 制取大量的 CO2

气体

C. 证明 Cl2 易于 NaOH

反应

D. 测量SO2 气体的体

10. 某固体 NaOH 因吸收了空气中的 CO2 而含有杂质,目前要将固体 NaOH 配制成较纯的溶液,则其主要的实验操作过程应是( )

A.

溶解

加适当 BaCl2 溶液过滤

B. 溶解

加适当 CaCl2 溶液过滤

C.

溶解

加适当 Ca2 溶液 过滤

D. 溶解

加适当盐酸 加热

 

11. 如下图装置(夹持装置略,气密性已检验)某同学用含有铁锈(Fe2O3)的废铁屑来制取氯化铁晶体,下列判断不适当的是( )

A. B 中采集到的气体是氢气

 

B. 烧杯中双氧水溶液用途是将 Fe2+还原为 Fe3+

C. A 中的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

 

D. 烧杯中溶液在氯化氢氛围下,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后得到氯化铁晶体

 

12. 大胆、科学的假设与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先导和价值所在。下列在假设(猜想)引导下的探究一定没意义的是( )

A. 探究 Na 与 H2O 反应可能产生 O2

B. 探究 CH4 分子是不是平面结构

C. 探究含有酚酞的 NaOH 溶液中滴入 Cl2 水,溶液褪色是什么原因可能是 HClO 的漂白性

D. 探究浓 H2SO4 与 Cu 在肯定条件下反应产生的黑色物质中可能有 CuS

13. 在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它们在不一样的反应中表现各自的性质。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一致且正确的是( )

A. 加入有色布条,一会儿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溶液中有 Cl2 存在

B. 溶液呈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 C12 分子存在

C. 先加入盐酸酸化,再加入 AgNO3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 C1-存在

D. 加入 NaOH 溶液,氯水黄绿色消失,说明有 HC1O 分子存在


14. 以下气体的采集用错装置(水槽中液体为水)的是( )

A.                     B.                         C.                      D.  Cl2 的采集 C2H2 的采集 H2 的采集 C2H4 的采集

15. 

下列装置可以用作实验室制取乙炔气体的反应装置的是( )

16. 右图是用于干燥、采集并吸收多余气体的装置,下列策略正 确 的 是

 

( )

 

选项

X

采集气体

Y

A

碱石灰

氯化氢

B

碱石灰

氨气

C

氯化钙

二氧化硫

氢氧化钠溶液

D

氯化钙

乙烯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17. 实验室制取少量干燥的氨气涉及下列装置,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是氨气发生装置 B. ②是氨气吸收装置

 

C. ③是氨气发生装置 D. ④是氨气采集、检验装置

 

18. 右图是气体制取装置,下列可以用此装置制取气体并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是( )

 

A. 大理石和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碳 B. 锌粒和稀硫酸制氢气

 

C. 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制取氯气 D. 电石和水制取乙炔

 

19.  实验室中用如下左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甲烷和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实验。光照下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装置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现象的是( )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A

C

A

B

B

D

A

B

C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B

A

B

A

B

C

C

B

D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