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蚕蛹,20分钟“破茧成蛾”。25日晚,潘先生和9岁的女儿把目光聚集到了一枚小小的蚕蛹身上,目睹了蚕蛾破茧而出的一幕。
潘先生为了让女儿理解什么是“破茧成蛾”,悉心培养了蚕蛹3个多月。当小蚕蛹“破茧成蛾”的那一刻,潘先生忘记了3个多月的劳累和付出。
曾看到蚕蛹变成蚕蛾 想让孩子也知道
潘先生介绍说,目前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极少接触自然,只不过从书本中知道一些常识。“我小的时候生活在农村,看到过蚕蛹变成蚕蛾的过程。”潘先生说,“有一次我买回了一些蚕蛹,忽然想起了小时候看到蚕蛹变成蚕蛾的那一幕,所以就想让女儿也认识一下。刚开始也不了解能否成功,于是选择了试一下。”
就如此,潘先生和女儿商量后,便悉心培育了一枚小蚕蛹。“女儿很期待,天天都问我蚕蛹什么时间能变成蚕蛾?”
和女儿一块看到了“破茧成蛾”的全过程
悉心培养3个多月后,25日,小小的蚕蛹有了征兆,要破茧而出。潘先生小心翼翼地将蚕蛹放到床上,与9岁的女儿目不转睛地盯着蚕蛹,终于看到了蚕蛹“破茧成蛾”的全过程:
两个月前,小蚕蛹“躺”在温暖的玻璃罩中没任何征兆。
一个小时前,小蚕蛹有明显的蠕动。
18时,小蚕蛹的底部开始有破裂的痕迹。
18时5分,底部的蛹壳破裂,露出了蚕蛾的小脑袋,小蚕蛾还在不停地蠕动。
18时10分,蚕蛾翅膀露出,蛹壳被挤掉了一部分,小蚕蛾扇动了几下翅膀,想要摆脱掉蛹壳。
18时15分,小蚕蛾的大多数身体已经露出,脑袋不停地转动,触角来来回回地试探着周围的环境。
18时20分,小蚕蛾终于成功地摆脱掉蛹壳,离开了它温暖的“房屋”,并四处游走,翅膀还是湿漉漉的。
孩子的欢呼让爸爸忘记了3个多月的辛苦
目睹蚕蛹“破茧成蛾”的过程,潘先生的女儿非常开心。“她一直对我说,太神奇了。我一边看一边给孩子解说,蚕蛹是如何‘破茧成蛾’的。”潘先生说。由于女儿一直都没看到过,所以听得非常细心,看得非常专注。“刚开始蛹壳破裂的时候,蚕蛾的小脑袋露出来的时候,孩子还挺紧张。后来,她越看越感觉不可思议,非常专注地看着蚕蛹‘破茧成蛾’的全过程。”
为孩子上堂自然课增加孩子阅历值得
潘先生对记者说:“这也算是给孩子上了一堂特殊的自然课,以前总在书本上看到的常识,在现实日常也能达成。”为了能让女儿看到蚕蛹“破茧成蛾”的一幕,潘先生悉心培育了蚕蛹3个多月。“天天都要把蚕蛹放置到一个温暖的地方,有时半夜起来看看,尤其是感觉蚕蛾要破茧而出的那几天,都没睡一个好觉,随时都要盯着,就怕蚕蛾破茧而出的时候看不见。”潘先生说。
潘先生介绍说,为了能让孩子看到蚕蛾破茧而出的一幕,这类都是值得的。“多让孩子知道这方面的常识是有必要的,如此孩子的阅历也丰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