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诞生过无数杰出的巨人,他们或者创造历史,或者由于留下了不朽的思想和文章而名垂青史。探询他们成功的足迹,大家惊奇的发现,他们的成功的背后毫无例外的站着一个伟大的女性——妈妈。
1、孟母
孟母是是一位颇有见地,擅长教子的贤德女人。孟子可以成为中兴儒学的“亚圣”,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体系中地位仅次于孔子的人,多得力于这位妈妈的教育。《三字经》中有“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的传诵名句,孟母的“三迁择邻”、“断机教子”等脍炙人口的故事,成为千百年来中国人妇孺皆知的历史佳话,成为天下妈妈教育子女的样板故事。
孟子,名孟柯,出生于目前山东邹城市北的凫村。《列女传》记载,孟家刚开始的住处挨近一片坟墓。游戏、模仿乃是孩子的天性,因为常常看到出殡送葬的人群从附近经过,因此,孟轲与其他孩子就“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他们模仿送葬的人群,兴致勃勃地玩抬棺材、掩埋死人的游戏。孟母觉得如此的环境会干扰孩子念书,妨碍孩子正常思想的形成,会让孩子走向不健康的道路。
孟母决定搬家,携带孟轲迁居到离得远远的坟墓的庙户营村。庙户营村坐落于目前的邹城市西北部,当时,这里是一处繁华的集镇。孟轲置身于这熙熙攘攘的闹市之中,渐渐又同集镇上的孩子一块玩起做买卖的游戏,与同伴们学习商贩叫买吆喝,讨价还价,还学邻居屠夫杀猪宰羊。孟母感觉这里仍然不是培养孩子的理想场合,如此下去,孩子比较容易受小商贩的影响而不认真念书。
在这个集镇上刚刚居住了半年的孟母,毅然决定再一次搬迁我们的住处。他们搬到了学宫的旁边。这所学宫坐落于目前邹城南门崇教门外路东,是孔子之孙即子思设宫讲学的地方,后人称它为“子思书院”。后来子思的学生在此授徒讲学。孟母想,孩子在学宫的附近居住,势必会遭到学宫氛围的影响,长大将来念书也便捷。母子搬迁到这儿后,天资聪颖的孟轲果然被书院里的琅琅念书声所吸引,常到书院里跟着学习诗书,演习礼仪。孟母非常高兴自己终于找到了培养孩子的理想场合,从此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后来孟母把孟轲送入学宫,随子思的学习,使孟子从此走上学业的道路。
孟母断机教子的故事同孟母三迁一样是妈妈教子故事的典范。孟子虽然天性聪颖,但也有一般孩子的顽皮。到学宫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开始的新鲜劲头过去了,贪玩的本性难移,有时就逃学,对妈妈谎称是找丢失的东西。有一次孟子又早早地跑回了家,孟母正在织布,了解他又逃学了。孟母把孟子叫到跟前,把织了一半的布全部割断。孟子问为何要如此,孟母回答说:“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教育孟轲,学习就像织布,靠一丝一线长期的积累。只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才能获得渊博的常识,才能成才,不可半途而废。逃学就好似断机,线断了,布就织不成了,常常逃学,势必学无所成。
孟轲幡然大悟,从此勤学苦读,没辜负妈妈的期望,终于成了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孟母对于家庭一生操劳,尽管孟子已经长大成人,但对孟子的教育和督促从来没放松过。在齐国,孟子多次向齐宣王讲解我们的政治倡导,齐宣王虽然以年禄十万钟酬谢孟子,但却不愿积极推行他的政治倡导。他很想去想采纳他政治倡导的宋国,可是又担忧妈妈年事已高无人照料。
孟母了解了儿子的心事,对儿子说:“故年少则从乎爸爸妈妈,出嫁则从乎夫,夫死则从乎子,礼也。今子成人也,而我老矣!子行乎子义,吾行乎吾礼。”孟母的一席话把孟子的担心和犹豫一扫而空,孟子随离家周游列国,遭到了各国的空前欢迎,他的政治倡导在很多诸侯国得到顺利推行。就在这时,为儿子倾尽毕生心血的孟母,在亲眼看着儿子成功的时刻,满怀着一个妈妈成功的欢欣,一病不起。在归葬故乡的途中,沿途经过的地方,无论民众官员,无不争向在路旁祭奠,表达对这位伟大妈妈的尊敬和哀思。在山东邹城市北20里的马鞍山麓,古柏森森的孟母林静穆庄严,时刻吸引着一代代景仰这位伟大妈妈的大家。
2、徐母
徐庶是三国颖州人,字元直。早年与诸葛亮、庞统同为好友,曾投刘表,后投刘备任军师。徐庶投奔刘备的时候,正值刘备孤军落难之际,兵不过千,城仅新野一座,将只有关羽、张飞、赵云、关平、周仓等人。徐庶作了刘备的军师后,大展才华,在数月间连施妙计,杀吕旷,斩吕翔,大破八门金锁阵,败曹仁取樊城,刘备的士气军心为之一振,曹操的嚣张气焰为之一寒。曹操的谋士程昱对曹操说:徐庶的才能比他程昱要高出10倍。但让人惋惜的是,就在徐庶越战越勇时,他不能不激流勇退。在三国初期这谋臣智士纵横俾阖的较量场上,就失去了一位极其要紧的军事家,失去了很多可令后人学习和效仿的用兵之法。而让人开心的是,在徐庶辞别刘备时,向他推荐了诸葛亮,于是有了传诵千古的“三顾茅庐”故事。
徐庶正施展才华的时候,为何要忽然离开刘备?都是由于曹操的谋士程昱。徐庶是有名的孝子。当曹操听谋士程昱说徐庶在为刘备出谋划策时,就想纳为己用。程昱教曹操把徐庶的老母骗至许昌,请徐母写信召唤徐庶。没想到徐母是忠奸分明、深晓大义的老人,徐母识破曹操的奸计,坚决不从。程昱就进一步献计,伪造徐母一封信,招引徐庶。徐庶是个孝子,收到这封假信后,只得辞别刘备投曹。徐庶临别刘备时,二人洒泪相别,徐庶指心对刘备说:“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玄德哭着说:“元直去矣!吾将奈何?”徐庶推荐了诸葛亮,说:“此人不可屈致,使君可亲往求之。若得此人,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也。”
徐庶被一封假造的信件随便骗到了许昌,此举使深明大义的妈妈痛极而自尽,导致了徐庶终生的遗憾,他因此痛恨曹操,曹操也只落得一场空欢喜,得到的是一位终生不为其设一计的旁观者。老妈妈为我们的愚蠢而含恨九泉,心灰意冷的徐庶,不由地仰天长叹:“我徐某,报国有心,却无力回天;不忠、不孝,枉为人臣。”
在那个年代,曹操名为汉相,是仕途正宗,但徐母却可以区别奸伪,觉得儿子投奔曹操是明珠投暗,足见这位妈妈的大德高义。
3、岳母
岳飞自从枪挑了小梁王,大闹比武场之后,和牛皋、王贵、汤怀、张显弟兄五人,一块回到家乡河南汤阴,闲居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