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智能手机用户的低龄化,不少孩子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捷时,无节制地打游戏、下载不好的内容,不只学习、生活容易“脱轨”,还令不少爸爸妈妈陷入烦恼。
沈阳一名高中物理教师赵伟表示,目前智能手机几乎是初中生“标配”。“走读班35个学生中,20多人都有智能手机,而住校班几乎是人手一个。‘手机控’非常容易见到,上课下课地玩,被没收了就问别的同学借。”
“好多孩子都沉迷于打游戏。有些最开始是上课玩手机,后来就进步到逃课去网咖,学习成绩降低飞快。甚至有孩子玩手机被发现时,屏幕上还有不雅画面或文字。”赵伟说。
在沈阳沈河区的一所高中校门口不远处,几间较为隐蔽的小旅馆买卖兴隆。该校学生小雷(化名)坦言,自己和班上好几名同学都来过。“有时大家会试着用‘摇一摇’和‘陌陌’,还真能勾搭上妹妹。”
在沈阳从事设计工作的吴冰,是一名16岁男生的母亲。吴冰觉得,现在手机APP几乎没“守门员”,下载有暴力色情元素的内容时,有关年龄限制的提示很罕见,负面信息比较容易渗透给孩子。“一看到他玩手机,心里就非常紧张纠结,生怕他看到不该看的东西,遭到魅惑和教唆。可翻查手机又怕涉及隐私,让孩子反感。”
采访中记者获悉,一些孩子出于好奇,用手机浏览到“刺激”内容时,会截屏或下载,并相互传阅和讨论。“十多大岁数的孩子好奇心强,世界观、生活观不成熟,正是最需要正确引导的时候。假如遭到不好的内容的诱导,比较容易‘跑偏’。”身为妈妈的中学教师王桂香担心地说。
因长期玩游戏上瘾世界,不少初中生不只成绩降低,还眼部疲劳,视力受损。“每天就盯着青白色的小屏幕,大晚上不睡觉趴在被窝里玩,双眼还有好?”沈阳42岁的王维红指着儿子的眼镜生气地说。
采访中记者发现,面对智能手机的“魅惑”和“漏洞”,每位妈妈虽有不同方面的担心,却有着相同的期待:能为孩子建起一道“防火墙”,阻隔负面元素和不好的信息,还孩子一只“干净”的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