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一,孩子吃饱穿暖就好,不需要体检、看大夫。不少人觉得孩子只须没大病、无明显的病状,就不需要去看大夫,这种观念是十分错误的。幼儿自己抵抗力较弱,易患各种疾病,而有的疾病开始并困难发现,孩子又不可以了解地表达。久而久之,病紧急了就不好治了。正确的做法是,父母除去平常应该注意孩子有无病症外,还要按期带他们去医院体检,1岁以内的婴儿至少要进行4次健康检查。
误区二,米糊代替牛奶,营养做事马虎。有些妈妈没办法进行母乳喂养,又觉得喝牛奶会上火,于是就给孩子吃米糊,有些干脆喂米饭。早年曾有一种叫淮山米粉的婴儿食品,由于价格低廉且传言可健脾胃,颇受青睐。有些家庭单纯用它喂养婴儿,结果两三个月后,婴儿都变成了看起来胖嘟嘟实则虚弱的样子。这类婴儿表现出的都是紧急营养不好的的症状。米糊富含淀粉,但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却极少,而婴儿的成长主要取决于蛋白质摄入量的多少,所以长期缺少蛋白质的婴儿会出现浮肿等症状。假如不可以用母乳喂养,爸爸妈妈应给孩子使用水平合格的配方奶粉。配方奶粉各种营养物质搭配合理,是较理想的母乳替代品。
误区三,没缺钙表现,婴儿不需要补钙。其实,1岁以内的婴儿成长速度是非常快的,1周岁孩子的体重是刚出生时的3倍,身高平均增加25厘米,如此的成长速度需要不少钙!因此,给婴儿补钙是很有必要的,当然也不可以滥服。同时,别忘了喂维生素D,钙只有和它在一块才能发挥用途。
误区四,智商开发是上学未来的事。有的父母只关心孩子有没吃饱穿暖睡好,却不注意他们的智商开发。其实,幼儿的智商进步速度是非常快的,有非常大潜力。但孩子的智商是需要开发,爸爸妈妈应常常和孩子一块玩耍,在游戏中适合引导和进步他们的感观知觉、思维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