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志是人依据预定的某种目的去行动,并用自觉态度克服困难的一种心理过程.儿童从初生到两岁期间已有了意志行动的萌芽,伴随言语调节用途日益增长,婴幼儿的意志有了新的进步.譬如听说要给邻居家的老人送些新鲜蔬菜,他们一直乐得合不拢嘴,甚至能暂时放手手中的玩具,顶着瓢泼大雨,,高开心兴地送去.这说明,婴幼儿的行动已有了好的动机与目的,并能克服一些困难,去达成这一目的.
然而,婴幼儿行动的目的性及坚持性还比较差.需要婴幼儿自觉保持持枪姿势的心理实验表明,三岁婴幼儿能维持的平均时间只有18秒,五岁婴幼儿能控制的平均时间为5分12秒,到了六岁能维持的平均时间则为12分.
游戏和劳动,是培养孩子意志品质的好办法.心理实验证明,需要婴幼儿站着不动,假如仅为维持肯定姿势,婴幼儿就不容易控制自己;假如在游戏中担任一个角色,譬如学习解放军站岗,则能维持较长的时间.父母可以在家庭的简单性劳动中,有意识地让他充当一种角色,譬如让孩子训练倒洗脸水,可以让他充当小雷锋的角色,孩子意识到自己责任,就会产生非常大的意志力量.
在婴幼儿意志培养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预防固执的表现.有的孩子有时会坚持我们的不合理需要,比如,父母买不到他要的玩具、衣服,他就哭叫、打滚,甚至要挟大人:你走开,我讨厌你.形成这种犟脾气,与父母平常的教育有关.平常娇生惯养,处处顺从孩子,其结果势必培养坏问题.因此,培养婴幼儿行为的坚持性,
需要以好的动机、目的为首要条件.要引导孩子多想想别的小朋友,想想叔叔阿姨,不可以什么都是从我一个人出发.孩子一旦产生固执的问题,爸爸妈妈就要提升警觉,正确引导,努力纠正.只须父母需要坚决,婴幼儿执拗的习惯是不难克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