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
旅游游学增开眼界
中考试前,记者在某中学随机采访了十余位初中三年级学生,询问他们中考后的暑期安排,近九成的学生都有旅游的计划。有些学生选择和爸爸妈妈一块出游,有些则是计划与同学结伴参与游学夏令营等。
“近期来咨询夏令营的父母不少,伴随公众教育观念的提高,愈加多的人意识到夏令营对孩子成长的帮忙。”卓越少年夏令营负责人孙树强介绍,在英美等国,学生夏令营已有百余年的传统,并已成为学生假期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中国,游学类夏令营近年来也遭到学生和父母的热捧,学生们离开爸爸妈妈,去一个陌生的地方集体旅游,在这个过程中用我们的视角认识和察看世界,这是一份难得的成长历程。游学夏令营已被叫做“流动的课堂”。
孙树强介绍,对于刚刚结束中考的学生,参加夏令营的目的主要在于增开眼界、磨炼意志、训练吃苦精神。目前的孩子生活条件优越,从小到大他们的成长都是一帆风顺,而升入高中后,学习强度加强,还要面临高考考试、升学等一系列难关,父母应该有意识培养他们抗挫折能力。针对这种学生需要,今年卓越少年夏令营特别推出的“西北行——变形记”线路,带领学生们到内蒙古的草原和沙漠进行体验。库不齐沙漠徒步、鄂尔多斯草原夜宿蒙古包、体验刺激的沙漠越野车……这次夏令营路线设计体现出西北生活的豪迈、粗犷,对平常养尊处优惯了的城市孩子来讲将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建议
从旅游中探寻收成
“学生中考结束跟着父母去国内外旅游已是非常常见的事情。”陈经纶中学初中三年级班主任陈旭老师介绍,早在中考试前就有不少父母早早规划,携带孩子去美国、欧洲等地旅游,有些则筹备携带孩子国内走一圈。父母们常见有一种弥补心理,孩子辛苦了一年,应该好好轻松一下。
对于父母的这种安排,陈旭老师表示非常理解,不过她建议,父母们伴随孩子旅游时可以做个“有心人”。初中毕业的学生,心智进步逐步成熟,开始有意识地去知道和感受社会,譬如去海外旅游的可以在线路安排中设计一些海外知名学府参观,国内旅游的则在出发前让孩子多知道当地的风土历史。父母携带孩子旅游,应该多从人文的角度引导孩子去知道旅游的意义,而不是简单的游山玩水,走马观花。
陈旭老师带领的是陈经纶中学的直升班,学生初中三年级毕业后仍会在陈经纶继续高中的学习。因此,她今年特地给学生们布置了一个任务:将出去旅游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高中一年级新学年开学后在班会上做展示。陈老师说,对于大多数初中三年级毕业生来讲,中考之后原来的班级解散,初中老师不会再对他们提任何需要,高中老师这个时候还没接手,学生们正处于教育的“空窗期”。这时更需要父母发挥用途,成为孩子暑期生活的要紧引导者。
除去通过旅游增开眼界,陈旭老师还建议,学生应该借助这段较长的假期多阅读一些书本。将来高考考试语文比重确实增加,阅读能力的考核比重加剧,这类都需要学生平常多做积累。借助中考后的暑假多读一些书,能为学生的高中语文学习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提醒
暑期安全放在第一
无论是外出旅游还是留守在家,暑期的安全问题都应放在第一。孙树强建议,父母们在为孩子选择游学夏令营等商品时应该第一考察主办方的资质,选择规范的公司和知名品牌机构。针对父母最为关心的旅游安全问题,一般旅游社都会给成员买人身意料之外险,而作为团员都是未成年人的夏令营,安全问题更不可以小觑。一般夏令营都会根据学生数目配比肯定比率的导游。以卓越少年夏令营为例,每15名学生就会有一位学生辅导员,同时还有随团大夫等,住宿和饮食都要提前进行安全考察,确保万无一失。
现在市面上的各种游学夏令营五花八门,有教育培训机构主办,还有旅游社主办,怎么样找到合适的商品对父母也是一大考验。国内夏令营常见从设计、组织到实行环节都愈加科学、理性,大大淡化了“纯游玩”的痕迹,转而重视能力培养和文化体验。孙树强介绍,父母在给孩子报夏令营前应该有一个大致的目的,就是期望通过夏令营让孩子得到什么训练。在具体商品选择上寓教于乐,既有游玩又有学习的线路对孩子成长更有帮助。夏令营不是一场简单的旅游,其更大的价值在于开阔视线,学生们从活动中挖掘潜质,掌握独立,培养团队协作能力。短短五六天的时间并不可以够让孩子完全改变,但,离开爸爸妈妈独立生活几天的时间,他会得到多方面的训练,这是学校的教育所没办法替代的。